第四章 鼠友-《邙剑》
第(2/3)页
常言道,老鼠生来会打洞,既然这么大只老鼠能够进入这监牢里,就必定有洞口通到外面啊!
于是他扒开草埔仔细的翻看,果然在一处不起眼的铺草陈杂之处,居然有一个碗口大的鼠洞,姜柳儿计上心来指着老鼠洞说:“大仙这个洞口如果能够再大点,我就能出去了。”
这只金色红鼻的大老鼠,若有所悟,犹豫片刻之后,回身看了看少年一眼,然后钻入了洞中。
姜柳儿左等右等,直到牢窗外天色渐暗,也不见老鼠出来,以为老鼠再也不回来了。
走来走去之际,又过了很久,似乎到了二更天。
正在此时,忽听的一阵声响,姜柳儿立刻紧张了起来,只见那老鼠双爪血肉模糊,钻出洞来,原来碗口般大小的洞口,竟然有三个碗口粗细了。
姜柳儿身子本来就跟麻杆似的瘦小,刚好能钻进去,几分钟时间便钻出了大牢,姜柳儿一看才发现,洞外原来是一处偏僻的小巷。
借着黑夜的掩护,姜柳儿偷偷摸摸逃走了,逃走之时,也不忘感恩,他一把抱着双抓血肉模糊的老鼠,就这样一人一鼠就消失在了黑夜之中。
姜柳儿连家都没回,师兄薛仲良都没去看一眼,匆匆就逃向了甬城的方向。
过了几天,老鼠的伤势明显好了很多,已经可以下地爬行了,姜柳儿放下手中的老鼠,让它自己行走,说也奇怪,这只老鼠不但不跑,而且它就跟在姜柳儿身边,似乎打算吃定他了。
姜柳儿说道:“大仙呀!我这条命都是你给的,只是我姜柳儿此时无家可归,一时半伙无法兑付诺言,希望你给我些时日,我是不会忘记死牢中发过的誓言的,你先回去,等我发达了,我会回来找你的。”
老鼠点了点头,同意了姜柳儿的说法。
......
姜柳儿逃到了甬城,这可是江南一带最繁华的城镇了,除了苏杭就属此地最有名。
姜柳儿投奔了一户生意人家,刚开始只是一名下人,姜柳儿做事勤快认真,自从逃走以后,整个人似乎变得精明多了。
他不仅做事兢兢业业,而且就连柴米油盐这种细微的小事,只要经过他的手,就不会出现任何纰漏。
家主看在眼里,认为此人是个经商的好苗子,慢慢地开始提拔姜柳儿并私下派人教他识字,再后来又教他做生意,两年下来,姜柳儿跟着家主一起经商,竟也赚了不少银两。
......
世事变幻无常,转眼之间,旧朝灭亡,新朝皇帝登基,大赦天下,姜柳儿几经辗转这才敢回到故里。
姜柳儿靠着赚来的金钱铺路,能说会道,竟然捐了一个七品县令,被派往鄞县赴任,在鄞县任职两年有余,姜柳儿那是勤政爱民啊!从不拿百姓一针一线,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好官,在他历任的这几年中,整个鄞县已经没有一个乞丐了,此地简直富的流油。
有一天,姜柳儿正在后花园和鼠友喝闷酒,只见师爷气喘吁吁跑过来。
“大人呐!吏部尚书贾大人要来了。”
姜柳儿问道:“贾大人来鄞县有何公干呢?”
师爷答道:“这贾大人是办差路过本县。”
接着话锋一转说道:“贾大人乃吏部重任,官员提拔之事全由他和皇上做主,不过此人是个大贪,而且嗜好是寻花问柳,大人要提前做好安排呀!不然乌沙难保。”
姜柳儿听师爷这么一分析。
这个贾大人路过本县肯定要在此地稍歇几日,如果不能把他服侍好了,就像师爷所说的一样,肯定是乌沙难保。
姜柳儿立刻吩咐师爷准备下去。
黄昏时分,几十名官兵簇拥着一顶官轿,缓缓到达了鄞县县衙,姜柳儿早已在县衙门口等候多时了,行过官场之礼寒暄一番之后,姜柳儿在鄞县最豪华的杏春酒楼摆宴为贾大人接风洗尘。
第(2/3)页